西藏大型浑天仪价格服务至上「在线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17 10:54:00 作者:鼎泰雕塑
喜帕恰斯(约前190年-前120年)(可能在1世纪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一书里提到,喜帕恰斯著作皆失传)将位发明表示天球的浑象归功于希腊人埃拉托斯特尼(前276年-前194年)。然而,汉朝(前202年)大司农耿寿昌于前52年独立发明了浑象,而东汉学者张衡(78年-139年)是位将一组由水车传动复杂齿轮用于驱动浑像这种动机付诸实现的科学家。这种水车的动力是由流入的水钟提供持续不断的压力产生。后来张衡在储水器与流入容器间加了个额外的补偿水箱改进了水钟。
历史记载制造浑象的是耿中丞,即耿寿昌,他是西汉宣帝时的大司农中丞,大概是因为农业生产同天象变化关系密切,他对天文学也有研究。
[3]
浑象示意图
他把从浑天说认识到的天球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可见浑象的大体形状应该是个大圆球,在球上布列了许多星辰,大圆球的旋转就表演出天象的变化。可惜,耿寿昌的浑象和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具体结构。
浑象是另一种古代天文仪器,主要用于象征天球的运动,表演天象的变化,有时也称浑天象或浑天仪,甚至称为浑仪,同用于观测的浑仪互相混淆。
浑象由于圆球的转动带动星辰也转,在地平以上的部分就是可见到的天象。它把太阳、月亮、二十八宿等天体以及赤道和黄道都绘制在一个圆球面上,能使人不受时间限制,随时了解当时的天象。白天可以看到当时在天空中看不到的星星和月亮,而且位置不差;阴天和夜晚也能看到太阳所在的位置。用它能表演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象东升和西落的时刻、方位,还能形象地说明夏天白天长,冬天黑夜长的道理等。
中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公元世纪至公元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
约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制造了西方早的浑仪。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天助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天助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
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风险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
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采购商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如您遇到欺诈
等不诚信行为,请您立即与天助网联系,如查证属实,天助网会对该企业商铺做注销处理,但天助网不对您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联系:tousu@tz1288.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